储能行业技术创新需求评估报告发布

Image
Buildings with solar panels

报告基于对国际经验的梳理,提出了中国低碳技术创新需求评估的方法学框架,并以储能技术为例对方法学框架进行了测试。基于此报告,希望可以为中国低碳技术创新优选提供参考与借鉴,加速碳中和领域的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气候目标。

经验梳理:英国技术创新需求评估经验 

英国已经通过立法设定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2020年底,英国再次宣布最新减排目标,承诺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至少降低68%。为实现其中长期气候目标,并保障安全可靠和经济的能源供应,英国致力于支持和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为了优化公共研发资金投入并在多个公共部门之间达成共识,英国低碳创新协调小组(LCIGG)和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部(BEIS)启动了两项创新需求评估项目, 基于项目的系统梳理,报告对英国技术创新需求评估经验方面进行了分享。

中国低碳技术创新需求评估方法学框架

为识别重点创新领域,优选未来研发投入方向,支撑中国“3060”碳减排目标,本项目初步提出了中国低碳技术创新需求评估方法学框架,将定量分析引入创新需求评估过程,为传统的专家打分法提供量化支撑和补充。技术优选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重点技术领域识别(宏观层面):针对各个技术领域进行评估,确定具有较高减排潜力和经济价值的重点技术领域。

阶段二:创新需求识别与评估(微观层面):针对识别的重点技术领域,详细评估和识别细分技术的创新价值、经济价值与创新需求,从而优选技术创新需求。

以储能行业为例

储能将进一步推动未来能源系统向低碳化清洁化方向发展,有望支持电力系统实现零碳排放,助力实现中国“3060”碳减排目标。具体而言,储能技术是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有助于提高电网接入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其次,通过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储能技术能够提高能源互联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此外,储能系统还可以为多元能源系统能量管理和路径优化提供支持,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和推动能源交易模式变革。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国际能源署、落基山研究所、彭博社等权威机构预测的基础上,评估报告将储能市场分为低、中、高三种不同发展情景,对中国及全球储能市场未来规模进行了预测。在“高”情景,即理想场景中,预测到2050年中国国内储能需求为510GW,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将达到2440GW。

储能技术创新的价值

基于专家打分和模型分析,项目估算了不同储能技术的创新价值,即创新能够带来的成本节约。从2018到2050年,研发创新能够为中国储能领域最高实现2500亿的成本节约。根据模型输出结果,不论在低、中、高哪种情景下,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研发创新实现的成本节约都将远超其它储能技术,其次是全钒液流电池以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未来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仍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其成本,除锂离子电池外,根据技术特性,全钒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同样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大幅降低其成本,有望在未来得到大规模应用。

根据模型测算, 项目对全球和国内市场规模、储能技术发展的经济价值潜力以及就业机会进行了评估。在乐观情景下,全球储能市场在2050年全年的规模将超过2700亿,中国储能市场在2050年全年的规模将超过千亿。其中,中国储能市场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占据绝对优势地位,铅蓄电池位居第二,其次为全钒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其他储能技术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储能技术优选和创新机会

中国储能技术的重点创新和发展方向应该重点关注电化学储能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以及物理储能技术中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然而从应用角度来讲,一方面还没有一种储能方案能够解决所有应用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储能技术存在资源限制,或技术突破难度较大。因此,在选择储能技术路线时应多方面考虑,除锂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以及压缩空气储能外,同时以超级电容器、飞轮储能为代表的功率型储能器件以及一些具有创新价值的储能技术如钠离子电池等也同样值得关注。

低碳技术创新政策建议 

此外,本项目还对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提供了建议。比如建议加大对低碳技术领域研发创新的整体投入,识别重点技术创新领域,优选投入方向。同时,还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联合成立低碳技术创新协调小组,共同开展“碳中和”的科研和创新需求评估,积极推进“碳中和”科技专项。此外,希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以及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领域的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分享。   

碳信托中国区总经理赵立建表示: 

“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科技创新,大量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研发和商业推广是淘汰高碳行业的基础。提升碳中和领域的科技创新需要优选创新方向,把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到最优先的方向,实现科技创新推动碳中和及经济发展的最大化价值。

碳信托与中关村储能联盟在储能技术领域做出的一些尝试研究希望能够对储能行业以及其它碳中和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一些借鉴。”

能源基金会总裁办公室主任钟丽锦博士表示:

“碳信托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开展的《中国低碳技术创新需求评估》研究非常及时,希望该研究可以为推动碳中和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有益支撑,能源基金会也愿意与合作伙伴继续开展碳中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支撑性研究,助力全国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表示:

“储能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领域,该技术将在未来以灵活性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本研究梳理了重点储能技术领域的创新需求,可为未来储能技术创新方向提供参考。”

结束 

编者注

若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碳信托媒体办公室,电话:+44 (0) 20 7170 7050;电子邮件:press@carbontrust.com.

关于能源基金会

能源基金会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注册的专业性非营利公益慈善组织,于1999年开始在中国开展工作,致力于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基金会在北京依法登记设立代表机构,由北京市公安局颁发登记证书,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我们的项目资助领域包括电力、工业、交通、城市、环境管理、低碳转型、策略传播七个方面。通过资助中国的相关机构开展政策和标准研究,推动能力建设并促进国际合作,助力中国应对发展、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挑战。除上述七个领域的工作,我们还致力于支持对中国低碳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议题的研究和实践,并成立了七个综合工作组:中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城镇化、煤炭转型、电气化、空气质量、一带一路、二轨合作。

关于碳信托

碳信托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帮助各国政府、企业和各类组织减少碳排放,提升资源效率,推动低碳业务、系统和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从而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并从中受益。

碳信托:

  • 帮助政府和企业根据气候科学制定发展策略和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
  • 提供专家建议和认证,帮助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树立信心,确信绿色金融能够真正实现环保目标。
  • 支持开发低碳技术与解决方案,为未来能源系统奠定基础。
  • 碳信托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全球拥有300多名员工,遍及全球五大洲多个国家